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学教研 > 学科天地 > 地理 > 教研活动
从书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
字体【 】  编辑日期:2020/7/19    编辑:程惜言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7月18日上午,铜陵市第三中学高一13班全体同学在地理老师刘强的带领下,前往铜陵海螺水泥公司进行参观。本次活动参观了铜陵海螺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垃圾项目、数字化矿山控制中心等,真实感受到了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以及矿山生产的先进治理体系。

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又名CCK系统。在讲解员的解说中,我们了解到,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垃圾焚烧系统、点火及喂料系统、不燃物处理系统、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等。该技术可使垃圾处理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其中垃圾焚烧是亮点之一,垃圾焚烧占地小、场地选择易,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无害化较彻底、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而这一垃圾焚烧技术对于保护地下水、发展清洁生产有重要意义。作为传统的高耗能行业,利用水泥生产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是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环保产业,节约土地资源、创建和谐社会的又一新途径。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概念和理念真切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之后我们又前往铜陵海螺数字化矿山控制中心进行参观,智能管控数据综合展示平台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为我们展现出了现代化的大数据控制系统。


在实地参观伞形山矿山中,我们了解到该矿山的治理理念与传统发展模式有很大不同。一方面,生产模式的革新取得成果。以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开采矿山只能盲目实现利益最大化,对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和植被造成极大破坏。但在伞形山矿山开采过程中更注重“边开采,边治理”的环保理念和措施。在开采的同时进行了植树造林、恢复绿地的保护行动,有效保护了土壤肥力,提高植被覆盖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地表与地下径流。另一方面,废物利用的成效十分显著。伞形山矿山对于废矿石问题也与传统做法有了很大改善与提高。传统的废矿石开采后只是进行简单的堆积,这会大量占地、造成土壤污染,造成地表和地下水质恶化。但是伞形山矿山通过将废矿石和可利用矿石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利用和生产,解决了废矿石污染问题。资源利用率达到100%,减少了有害物质的堆积,进一步做到保水保土,更好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做法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助力可持续发展。我们对环境问题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对环境治理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在半天的参观与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从书本走向实践,从校园走向社会。以一个高中生的身份在社会实践不断探寻绿色产业、清洁生产的全貌。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既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又拓展了自己的眼界。社会实践也许是一条很长也很艰难的路,但是我们愿意走,愿意以求知的目光去探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