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学教研 > 学科天地 > 政治 > 教学心得
提升政治课的人文价值
字体【 】  编辑日期:2013/3/26    编辑:鲍瑞蓉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提升政治课的人文价值

 铜陵三中:鲍瑞蓉

思想政治课不受学生欢迎,乏味的内容、枯燥的说教、理论性强、脱离实际是政治课给人的总体印象,这就削弱了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价值导向作用,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科学主义色彩浓厚,人文主义色彩淡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对应试目的的过分强调,其本应包含的人文精神及教化功能有意无意地被弱化乃至被剥离了,这显然不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缺乏人文精神,忽视人文价值的政治课堂,必然是枯燥乏味的,这同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政治课堂,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联系社会和学生实际,举一反三,适时生成,提炼和升华政治课的人文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以“人”作为其出发点与落脚点,它不仅承担着引导人们进行价值追问与价值决断的责任,还帮助人们解读人生的终极意义。正是这一内在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人文价值。

政治课不等于是理论说教,死记硬背,教师高高在上一言堂,学生在下面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以下是发生在政治课堂的几组镜头:镜头一,在哲学生活的课堂,教师在讲意识能动作用后给学生富有感情的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打破刘翔所保持的110米栏世界纪录的著名古巴田径运动员罗伯斯,在北京奥运会前去埃及旅行,他第一站是参观金字塔,下飞机后他没有坐车,而是选择一路小跑,路上他遭遇了旋风,他醒来时被风带到另一片沙漠。没有水没有粮食,他在沙漠里艰难跋涉十天,靠信念支撑,最后他得救。面对媒体他深有感触地说:“我这10天的收获比过去的20年还要多,因为我学会了一步一步的生活。我永远都不知道出路会在脚下哪一步,所以我只得向前、再向前。我至此才深深明白,其实,每个生命都是一种行走,坚持走下去,才会有出路!”这个故事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将理论联系实际,更好使学生认可理解教材原理,师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提炼和升华本节课的人文价值,情理相融,画龙点睛,不仅可以达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同时也推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一改政治课空洞说教面目。所以教师要擅于挖掘教材,抓住课内外资源,适时提升整节课人文价值。镜头二,在讲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时,教师谈到了宋词,谈到了同属豪放派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岳飞的《满江红》。这两首词都有慷慨豪迈之气势,这是普遍性,是共性。但苏词虽有“大江东去”之雄壮,“人生如梦”、“多情”之句却难掩文人特有的无奈及善感,是一种文人之豪;岳词《满江红》的气势却是一路激越,金戈铁马,读来有金石交击之声,是英雄有血无泪的宣言,是一种军人之豪,烈士之豪,这就是特殊性,个性。融合百家服务于政治教学,以政治内容的“点”去带动并探索更为广阔的知识的“面”,在我们今天这个工具理性盛行而人文思辩相对缺失的时代,其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文化陶冶,抑制功利主义倾向的作用,也有利于学生追索存在的价值,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这两个镜头我们毋庸怀疑发生在政治课堂上,政治课堂其实也可以如此鲜活、如此多姿、令人陶醉。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地把课文知识纳入到深刻的人文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思想政治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情感养育的圣殿。课堂应该重视人文精神的有机渗透,努力以文载道;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文化人。人文回归使政治课堂的学科性质与人文性质获得双赢,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文回归使政治课堂的人文元素与学生的心灵一起激荡,更好地提升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