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学教研 > 学科天地 > 语文 > 教学心得
品书圣文心 赏书法神韵——《兰亭集序》教学艺术镜头
字体【 】  编辑日期:2015/1/5    编辑:罗进近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品书圣文心  赏书法神韵

在讲完《兰亭集序》的文句意义、结构文脉之后,我说,刚才我们在文中读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的良辰,山林修竹、清流急湍的美景,流觞曲水、畅叙幽情的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的乐事。但不可否认的是,文章中又氤氲着一种消极伤感的情绪。请大家找出一些表达这种情绪的语句来加以体会和理解。

生:比如,文中写道:“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里抒写了对人生短暂、欢乐短暂、生命短暂的感慨。 

生:比如,文中写道:“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这里交织着悲喜、真伪、生死、长短等多种情绪。

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中的这种矛盾和纠结的情绪?

(生展开热烈讨论。)

生:和前文优雅的举止、快乐的活动、热闹的聚会相比,这些语句来得突然,似乎有些不和谐。

生:这中间虽然有突转的情绪变化,但是我觉得“乐极而悲”也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

生:我觉得,应该联系当时的时代特点来体会。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的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师:说得好。“知人”需要“论世”。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补充资料:

玄学清谈和悦情山水是东晋士人普遍的双重爱好,这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在玄学人士看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世俗的荣誉毁誉、得失成败,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世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王羲之、谢安等四十余人在兰亭留下的一批《兰亭诗》都可以归为玄言诗,这类诗歌每每从体察自然发端,归结为对人生的深沉感悟。

 “文如其人”!正因为对自然和生命有着如此通透的认识和体味,所以这篇文章的意趣如同王羲之的诗作一样:“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它虽然流露了消极感伤之处,但体现的是作者对人生和自然之美的执著和热爱。也就是说,悲伤弥漫在外面,热情却灌注在其中。

(这时,我顺势投影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说道:“这就是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面对这幅作品,不知大家有何意见想发表?”)

生:字如其人。直觉告诉我,每个字都显得很大气,很洒脱,很给力。

生:“飘若游云,矫如惊龙”,我想指的就是这样的动感之美吧,我觉得整幅作品很有生命力。

师:说得好。这个书法作品颇有王羲之书法“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神韵。通篇洋溢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意境,行笔潇洒飘逸,有如行云流水。他的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他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除了书法的整体美以外,这幅作品中还有一个字的写法也很有名,你知道吗?能说说其中的妙处吗?

(在短暂课堂停顿之后,请学生回答。)

生:我以前听说过“永字八法”,就是说这个字含有“点、横、竖、钩、仰横、长撇、短撇和捺”八种汉字的基本写法,这“永字八法”非常了得。

生(补充):我也想起了以前书法老师说的“永”字所蕴含的人生道理:做人要像“永”字的“点”,昂首,充满自信和朝气;要像“永”字的“竖”,挺胸,充满力量与美;要像“永”字的“撇”,飘逸潇洒;要像“永”字的“捺”,脚踏实地。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品鉴了充溢文中的书圣文心,也一起欣赏了氤氲其间的书法神韵。(师边说边板书“永”字)一个“永”字包含了汉字的基本写法和人文精神,为文章增添了永恒的魅力;一篇《兰亭集序》,囊括了生命的百般滋味、人生的悲欢喜乐。

学生看看黑板上那个“永”字 ,若有所思,此时我开始读起了“永和九年……”,学生跟了上来,我们一起读文章,我们的眼睛是落在书法作品上而不是在书本上,那行云流水的书法,那精妙绝伦的文字,那深沉隽永的感慨,不知不觉中浑然一体……

                        (本文发表在2013年第三期《语文学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