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学教研 > 学科天地 > 语文 > 教学心得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命题评析及2018年全国卷Ⅰ命题趋向预测
字体【 】  编辑日期:2017/6/19    编辑:乔红胜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丁亚宏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文科一室主任,中学语文学科组组长,河南省特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12年,曾获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15年,着力在考试命题、教师培训、骨干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专业写作近百万字。曾获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题,如同登高望远,令人视野开阔,胸怀开阔,思路开阔,它是个有创意、有情怀、有思维的好命题。


一、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命题评析 




1

大视野

从材料的内容看,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题具有“大视野”,足够“高、大、上”。12个“中国关键词”,几乎涵盖当今中国的所有要素,直观地体现出时代特色。国家发展战略、高科技成果、民众精神与物质生活、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问题,等等,一个个“中国关键词”站在不同角度,反映了今日中国的方方面面。同时,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题又足够“接地气、有抓手”,每一个“中国关键词”都是鲜活地呈现在中国人面前的可感知、可触摸的东西,零隔膜地与其他社会元素共存共生,方便、滋养、影响着亿万民众。对高中生来说,这道作文题材料的“大视野”的引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引导高中学子关注时代特点、国家进步,关注社会热点、民众需求,关注前进中的问题,把自身学习和国家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




2

真情怀

从材料的要求看,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题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它具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的所有要件——情境、控制、自主、思考。首先,它给出一个情境:来华留学生关注“中国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或并列或对立,呈现出对中国的多种看法。其次,它的任务指令明确而清晰:对象明确(向谁讲,讲谁)——外国青年,中国;任务明确(讲什么,怎么讲)——你所认识的中国,选择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形式明确(文体要求,标题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再者,它指向明确(理性思辨或感性叙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它要求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感知、叙说、说理、论证,既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又避免了套作、宿构等现象。而要想较好地完成任务,“真情怀”是前提。如果对所选词语代表的事物没有真切的感受和了解,如果对社会生活没有鲜活的体验和认识,如果没有做中华民族好儿女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认定和评判,如果只是就词释词加上空发感慨,怎能写出好作文?



3

深思考

从实际写作看,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题让“深思考”得到真正体现。它要求考生具备辩证思维,看待事物有联系发展的眼光等,不止于浅表思考。“认识中国”是个宏大的话题,正如考试中心专家所言,“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中间既存在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多样而立体的中国12个“中国关键词”的搭配组合达数十种,可谓异彩纷呈。而如何选择组合,将考查考生观察、理解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联系、辩证等思维品质。对12个“中国关键词”进行梳理,可作如下分类组合:

按照国家战略与科技发展分类,有一带一路、美丽乡村、高铁、移动支付;按照民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分类,有中华美食、共享单车、广场舞、京剧、大熊猫;按照中华传统文化分类,有长城、京剧、美丽乡村;按照尚待改进的问题分类,有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

也可对比组合:传统与现代对比,有京剧与广场舞,长城和一带一路;正面与负面对比,有美丽乡村与空气污染,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

还可大小组合:大政方针和民生小事,有一带一路与共享单车、移动支付。

每一种组合,都建立在有深度、有效度的思考之上。

当然,以上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必须透过现象提炼和确认主题。例如,由“长城+一带一路可以提炼出“辩证看传统,发展看现代”的主题。纵观历史,长城是古老中国的名片。它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修筑的历史可由明朝追溯至春秋战国,跨越数千年,巍峨蜿蜒,最长时绵亘数万里。它曾帮助中国人成功地抵御异族入侵,保护了亿万民众。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它又代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姿态:防御、阻挡、封闭。横看今朝,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的明确的开放姿态,体现了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接纳这一敞开怀抱的发展战略,受益的不仅有中国,还有沿线众多国家。如此胸怀和热忱,想必外国友人能够感受得到。

再如,由“中华美食+京剧+广场舞”可以提炼出“当今中国百姓的生活和乐幸福”的主题。看餐桌,中华美食享誉世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自古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对中国人来说,吃不单是饥食渴饮,它还蕴含中国人认识外物、认识自然的哲理。“舌尖上的中国”将天南海北、众多派系的美食摆上寻常百姓的餐桌,丰富了人们的味蕾,甜蜜了人们的生活。看娱乐,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它用唱念做打叙演故事、刻画人物,曾经是少数人的精神享受,如今普及推广至广大民众,为更多的人欣赏和热爱。广场舞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百姓自创的娱乐方式。在公共场所,众人翩翩起舞,把自娱和表演融为一体。如今,广场舞和京剧成为中国人茶余饭后惬意的选择性享受。看看中国人的餐桌,看看京剧、广场舞的普及,中国百姓的生活滋味叫人称道。

又如,由“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美丽乡村”可以提炼出“直面问题,积极迎战,让美丽乡村遍布中华大地”的主题。查原因,看影响,说对策。直面问题:灰蒙蒙的雾霾、载重汽车行驶时喷出的尾气、冶炼厂高炉烟囱排放的滚滚浓烟,经济高速发展、片面追求GDP造成中国空气污染加剧。严重污染的空气破坏环境,侵害动植物,危害中国人的健康。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近些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频频亮起红灯,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了人民的健康、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成为中国人的切肤之痛。积极应对:政府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源头解决问题,完善法律法规,全民参与监督。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提出绿水青山治理目标,从政策层面给出解决方案。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让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成为昨天,让明天的中国空气甜美、美食遍地、绿草如茵、鲜花盛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明确体会到命题人的良苦用心: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从我做起;肩负民族责任、抒发家国情怀,看我笔下。也能够感受到课改后尤其是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作文题不仅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写作技巧,更注重考查考生的视野、思维和情怀。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的“责任担当”等不再只是一种高居核心素养要点榜的空泛的词语,而是实实在在的考查对象。由此,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认识到语文学习不仅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更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2018年全国卷Ⅰ命题趋势预测(


三、下水作文


大美中国,异彩纷呈(略)

——在外国留学生聚会时的演讲

冯艳英


中国符号,中国文化(略)

暴  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