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学教研 > 学科天地 > 生物 > 教研活动
聚焦课标,钻研教材,探索课堂
——2023年铜陵市高中生物学整体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字体【 】  编辑日期:2023/5/16    编辑:张志霞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教研工作,探索高效课堂,准确把握教学方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2023516日铜陵市高中生物学整体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我校开展,会议由市教科所生物教研员何立松主持,来自枞阳县、市区各兄弟高中的三十多位高中生物学教师参加会议。


活动中,三位老师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课堂驾驭能力,精心的教学设计,为全体教师奉献了精彩的示范课,起到了良好的学科示范作用。

课堂风采

“抗虫基因如何控制形成抗虫性状”?张丽伟老师以我国成功培育的抗虫棉作为情境引入课题,结合单元主题提出问题,导入课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教学中,张老师抓住信使可能是什么物质、如何验证信使是RNA、遗传信息如何传递给RNA三个重要内容,紧扣课程标准,借助DNARNA结构对比图、科学实验资料、视频动画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她设计问题抓主干,与学生互动时和蔼可亲、娓娓道来,逐步引导学生建构转录概念。


“抗虫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至RNA后,还需要产生抗虫蛋白才能具有抗虫性状,信息是如何从RNA传递至蛋白质的呢?”董光胜老师承接张老师的设计,以此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遗传信息表达的第二环节——翻译。董老师设计了环环相扣的三个子问题“信使RNA中的碱基语言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语言是怎样对应的”、“氨基酸是怎样准确运输至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核糖体的”、“翻译是怎样进行的”引领教学,开展文字阅读、识图读图、思考与讨论、归纳概括等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


“基因相同,性状就相同吗?”蒋田华老师以此问题引入课题——表观遗传。教学中,蒋老师以“呈现遗传现象——提出假说进行解释——科学实验解开谜团——厘清原由”的类似论证式教学思路分析表观遗传现象,构建表观遗传概念,得出结论:基因相同,基因的表达程度不同,性状不同。随后,蒋老师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阐明表观遗传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分析评价“基因决定生物体的性状”这一观点。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给出观点,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相对的,还受到环境的影响。蒋老师追问:环境是如何影响性状的?并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资料,最后总结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复杂关系,渗透生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生命的信息观等生命观念。

课后点评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光,相击而成灵光。本次市级示范课展示活动,让老师们的思维得到了碰撞。评课环节,各点评老师对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亮点——条理清楚、重视证据和逻辑、精心选择教学素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针对课堂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探讨。




教研结合,以研促教

最后,市教科所何立松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指点与总结,并就整体教学中教学主线的确立谈了他的理解和观点。他强调了整体教学在新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在教学中要关注知识与素养的关系,坚持素养导向,要精心创设整体情境,以事实、证据为载体,通过学科实践与探究帮助学生构建大概念。何老师还强调,在教学中对资料挖掘深度要适度,要利用好现行教材,注意课堂中的思维训练不能流于表面,要有深度。

回首过往,勤奋踏实,努力成长。展望未来,昂扬向上,求真务实。愿我们一路耕耘一路歌,且迎风雨且徐行。在未来的教研路上,我们携手共进,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分享到: